在全顺线材公司荣誉室,记者见到李全顺和他的公司荣获市以上荣誉称号有50多项,其中仅荣获的荣誉就有20多项,大红的锦旗,金黄的奖牌,飞舞的飘带,映衬得荣誉室金碧辉煌。这些锦旗、奖牌向人们介绍了李全顺先后为帮贫助困、敬老爱幼、拥军拥属、抗震救灾、为村集体排忧解难等公益事业捐献388万元的动人事迹,讲述了他为300名老人献爱心的美德,肯定了他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成绩。
1984年初春,李全顺怀揣他全部积蓄的180元钱来到西高村,当西高村干部们听他说明来办厂的意图后,瞥了他一眼问道:“年轻人,你办厂有把握?”李全顺说:“我办过厂,有一定经验,要不试试看!”“村西头有三亩荒地,年租金每亩700元,一分不能少,你就在那荒地上试试吧!”村干部说。李全顺微笑着点了点头。这三亩荒地成了李全顺的创业基地。他来到荒地上把铺盖卷放下,环顾四周一片荒凉,只见地上尺把深的白茅草在寒风中发抖。那就先建个“家”吧,为了省钱,李全顺找到一家正在拆迁的农户,用100元买了人家一根三角废铁梁,租用了别人一块塑料篷布,搭一个高60公分,长两米的地窝棚,地上铺上麦草,李全顺就这样安了个“家”,在这一住就是两个月。当日出东方时,他又个出现在工地上。为筹措资金,他找亲寻友,好话多说,好事多做,终筹得3万多元。他废物利用先盖厂房后盖宿舍,这年冬天实在没钱了,他就把宿舍的门窗用塑料布钉起来代替玻璃,一天晚上,大风把塑料布吹掉了,李全顺被冻醒了,屋内和被子上撒了一层雪,他把脸上的雪一抹拉,穿上棉衣又是在床上坐了一夜。
苍天有眼,汗水没有白流,当1985年新年的缕阳光照射牧野大地的时候,全顺线材公司前身的全顺线材厂生产的圆钉、镀锌丝产品正式出厂了,李全顺厂长这天晚上要了一杯酒,他默默地端起酒杯,脸上有几滴泪珠撒到了酒杯里,他端着含有泪珠的酒一饮而尽,他一句庆贺的话没说,靠在椅子上长时间闭目不语,李厂长为此付出的巨大艰辛有谁能知道。但是大家都承认,李全顺成功了!由于他管理有方,产品生产成本比国有企业降低30%左右,在一个个国有线材厂倒闭时,全顺线材却如日中天,李全顺的工厂也由三亩地扩大到三十亩,往日怀疑他在三亩地上扑腾不了啥的人,现在都在背后说:“弄不好李厂长还会把三十亩扩大到三百亩哩!”李全顺的事业是靠苦干发展起来的,而巩固他事业的支撑则是他对待客户真心、耐心、热心的经营理念。在线材厂,李全顺没有组建专职的产品销售队伍,而是由几名接电话服务员,通过接客户的电话就完成销售任务了。客户如果需用产品,就主动先把钱打到工厂的财务账上,之后工厂根据客户的需要按时、保质把产品生产出来。业务科科长周锦说:“我们的产品始终供不应求,目前还有600吨产品正在加班生产中。”客户为对李全顺这样信任?李全顺为会有如此人格魅力?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真心换真心,越换越贴心!”
李全顺在他的每件产品包装箱上都印刷上对消费者郑重承诺:“时刻为消费者利益着想,产品不能使用包退包换,负责来往运费,每件赔偿50元损失费,数量不够缺一赔十。”言必信,行必果。李全顺这几句话决不是一般广告词,而是他们对待客户的行为准则。。我们常说,诚信是企业兴盛之基,是个人立身之本,讲诚信的全顺线材的干部职工,他们的事业么会不发达呢!李全顺在谈到公司没有一名业务员时,对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。他说:“我们公司虽然没有业务员跑市场,但实际上却有成百上千的业务员在帮我们跑市场,广大客户们对我们质量、信誉的赞美就是较好的宣传,也是较好的业务员。”这就是李全顺的“诚信辩证法”。